濮花36号系濮阳市农科院2000年以远杂9102为母本,以9327-0-0⑴为父本,经有性杂交、系统选育而成。系谱号为0021-0-1N-3N。2007年升入株系测产,2008-2009年参加新品系鉴定试验,2010―2012参加院内夏播花生新品系比较试验。2008年冬至2010年冬连续3年进行南繁加代适应性种植。2013-2014年参加全国长江流域花生区域试验,2015年参加全国长江流域花生生产试验。2016年通过国家鉴定。2019年通过国家登记。
特征特性:濮花36号属珍珠豆型早熟品种。株型直立,连续开花,叶片椭圆形,叶色浓绿,花深黄色。荚果茧形,网纹细浅,种仁桃形,种皮粉红色,无油斑,无裂纹。全生育期125.5天,主茎高35.5厘米,总分枝数8.0个,百果重174.3克,百仁重75.4克,出仁率75.9%。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,平均籽仁含油量51.27%,蛋白质含量27.41%,油酸含量41.2%,油亚比1.2。感叶斑病和锈病,高抗青枯病,抗旱性强,抗倒性中等。
产量表现:2013年参加全国长江流域区域试验,平均亩产荚果303.5公斤,比对照中花15减产0.78%,减产不显著,籽仁亩产229.4公斤,比对照增产6.39%。高抗青枯病。2014年续试,平均亩产荚果286.4公斤,比对照减产3.01%,不显著,籽仁亩产218.2公斤,比对照减产1.4%。高抗青枯病。2015年参加全国长江流域花生生产试验:平均亩产荚果272.59公斤,比对照品种中花15增产1.16%。籽仁亩产206.90公斤,比对照增产5.59%。
栽培要点:1、选择土层深厚、耕作层肥沃的砂壤土,地势平坦,排灌方便;
2、将全部有机肥、钾肥及2/3氮、磷化肥结合冬前或早春耕地施于耕作层内,剩余1/3氮、磷化肥在起垄时包施在垄内;
3、选择濮花36号典型果进行剥壳,剥壳后,选皮色好、饱满的一级米作种子,做好发芽试验;
4、地膜覆盖种植方式,栽培的适宜密度为春播每公顷150000穴左右,夏播每公顷 180000穴左右,每穴2粒种子;
5、春播4月中旬-5月上旬进行,播前5天5cm日均地温≥15℃为播种适期,夏直播以当地常规品种播期进行;
6、及时开孔放苗,避免灼伤幼苗;
7、注意防治花生蚜虫、网斑病、黑斑病等病虫害;
8、成熟时及时收获。
适宜地区:建议在湖南、湖北、豫南、四川、重庆、贵州花生主产区种植。